人才培训

做好“四篇文章”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时间:2022-03-01 15:12:32

■孙桂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中,人才振兴是关键和核心。

做好“培育”文章 增加本土人才供给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章丘三涧溪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本土人才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对在乡村干事创业有着比较强烈的激情。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育,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

加强对本土农民就业创业培训。立足乡村产业优势,邀请“三农”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不断提高本土人才的综合素质,达到“活学活用”“现学现用”的目标;依托各地党校、农广校等教育平台进行国家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培训。要把乡村基层干部“人才培训”列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采取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基地培训、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培训;突出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农村实用技能和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鼓励中青年村干部参加由各类大学承办的专题培训和高等学历教育。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乡村振兴需要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参与,要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做好“引育”文章 增加外来人才供给

吸引城市专业人才下乡创业。如何能把城市人才“引”到农村,需要明确“引才”对象,分类引导。重点在五类人才上下功夫,第一类是愿意到乡村干事业的企业家;第二类是有田园情怀的城市居民;第三类是那些愿意反哺乡村的城市专业人才;第四类是愿意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第五类是有一技之长的退伍军人。吸引这五类人才到乡村去,需要在土地、税收、住房、医疗、教育、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配套,让他们“去得了”、“留得下”、“干得好”。

吸引科技人员下乡合作创业。近年来,各地加大送技术下乡,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各种农业技能培训。比如,在科技人员下乡合作创业方面,涌现出“太行山道路”“湖州模式”“曲周模式”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科技服务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经济增长点。

鼓励高校加强农村人才培养。2018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这一计划强调,要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乡村振兴高层次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乡村振兴基层人才培训。今后,高校应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建设一批一流农林专业,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做好“帮带”文章 提升乡村人才素质

构建“能人帮带”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实用技术专家团,“帮带”农村振兴实用人才。通过建立乡村“名师工作室”等途径,采取名师“手把手”精准辅导,徒弟“互动式”跟踪学习方式,实现师徒素质双提升、技术传承有成效。

构建“结对帮带”机制。建立省市县(区)直部门班子成员“帮带联系制度”,对本地培养对象进行帮带。所有帮带联系工作应以出主意、想办法、教方法为主,着重帮助培养对象开拓眼界、提升能力水平。

构建驻村工作队“帮带”机制。驻村工作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带去项目、资金,更多的是带去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实践证明,通过驻村干部手把手、面对面的帮带工作,乡村成长起来大批的致富带头人。

做好“用才”文章 增强乡村人才可持续性

建立社会人才服务乡村机制。探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鼓励科研院校设立推广教授、推广研究员等农技推广岗位,实行农业科技人才到基层兼职或服务锻炼制度,规定年度服务期限和服务覆盖面,激励引导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建立高校人才“服务三农”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自身的教育培训资源,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营销、农村电子商务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事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重视在农村就业创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培养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在基层成长成才。

建立和完善乡村科技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和落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权益;支持农业院校探索开展免费农科生招生试点;逐步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对口帮扶贫困村制度;改善乡村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条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大对农业系列人员职称评定政策的倾斜力度,激发科技人才留在乡村创业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小编 (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上一篇:为什么要进行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培训对乡村人才建设有什么意义?

下一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以人才振兴为先

首页- 学院简介- 产业规划- 新闻中心- 生态地标- 生态原产地- 人才培训- 中食智库- 生态食材- 联系我们-